▲(上排左一:上海东浩兰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纪...
2017年上半年
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特点
纺织品服装出口逐步企稳,形势趋向好转。去年三季度至今年一季度的出口降幅持续缩小,今年二季度累计出口693.7亿美元,恢复1.4%的增长,上半年中有4个月单月出口实现增长,推动上半年整体出口回升。
上半年,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仍未恢复增长,分别下降3.6%和7.2%。以旅游贸易、市场采购贸易为主的“其他”贸易方式增长68.5%,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力,该贸易方式出口主要面向非洲、中东、东南亚等地。其中尼日利亚成为最大的出口市场,占到近10%的出口份额。出口商品以棉、毛、丝制服装为主。广东是旅游贸易出口的主要省份,旅游贸易项下出口值达到该省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。
进口方面,一般贸易增长11.2%,加工贸易下降3.9%。
1.欧盟:对欧盟出口降幅逐季缩小,服装出口量保持增长
2016年四季度对欧盟出口遭遇低点,降幅超过一成,今年以来逐步回升,一、二季度降幅逐步缩小为3.2%和0.3%。上半年对欧盟累计出口222.5亿美元,下降1.6%,其中纺织品增长2.3%,服装下降3%。大类商品针梭织服装合计出口量增长1.2%,出口平均单价下跌4.6%。
根据欧盟海关统计,1-5月,欧盟自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498.7亿美元,下降2%,自中国进口占31%,较去年同期下跌0.5个百分点。自东盟增长2.1%,自孟加拉增长0.4%。孟加拉是近年对欧盟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,其在欧盟市场中份额占到14.6%,其中服装已占到近20%。
2.美国:对美出口保持增长,零售市场暗淡增大出口不确定性
传统市场中,美国表现相对较好,上半年对美累计出口202.5亿美元,增长1%,其中纺织品增长5.6%,服装下降0.7%。针梭织服装合计出口量保持4.5%的增长,出口平均单价下跌5.7%。
当前对美出口面临新的不利局面:今年以来,由于电商超快发展,原有美国零售业大客户如Target、Cosco、Walmart等销量出现加速下滑,加上百货店关店潮的到来,企业深感美国零售市场从二季度开始进入“小冰期”,需要伴随商业模式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和出口策略。
根据美国海关统计,1-5月,美国自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453亿美元,其中中国占33.5%的份额,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。自全球进口持平,自中国进口下降0.7%,东盟、印度、墨西哥保持对美出口增长。
3.东盟:市场逐步企稳,纱线面料出口保持增长
在经历了多年的高增长后,2015年起我对东盟出口开始回落,2016年下降速度加快,降幅达到7%。2017年有所好转,上半年对东盟累计出口162.5亿美元,降幅缩小到1.9%,出现企稳迹象。其中重点商品面料出口量增长8.7%,纱线增长4.9%。服装出口下降迅速,出口量、价分别下跌5%和7.9%。
4.日本:对日出口降幅缩小,市场份额下滑趋势有所缓和
对日本出口仍为负增长,但降幅较前几年明显缩小。上半年累计出口92亿美元,仅下降0.5%。其中纺织品增长1.8%,服装下降1.1%,大类商品针梭织服装合计出口量增长4.4%,出口单价下降5%。
根据日本海关统计,1-5月,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144亿美元,增长0.2%,其中自中国进口下降1.5%,自东盟增长6.6%。
从数据上看,今年以来,中国在日本市场所占份额持续下降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,但产业转移的速度较前几年明显放缓。1-5月,中国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份额为60.4%,比去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,下降的速度明显趋缓。企业对此也有相同感受,据出口日本的主营企业反映,当前日本相对其他市场进一步好转,尤其中高档产品在日本的销量能够实现稳定增长。
5.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出口保持良好发展势头
上半年,我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64个国家(地区)累计出口424.7亿美元,占我整体出口的比重达到34.2%,占比较去年全年提升1个百分点。出口增长迅速的市场在东南亚、南亚、东欧、西亚北非均有分布,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俄罗斯(增长12.8%)、沙特阿拉伯(增长15%)、印度(增长11.1%)、柬埔寨(增长12.5%)等。
由于全球经济恢复缓慢,近年我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整体出口均为负增长,但降幅逐年减小,从2015年的下降7.9%到2016年下降4.8%,今年上半年则恢复持平。
上半年,纺织品和服装分别出口531.5亿美元和711.2亿美元,纺织品增长1.7%,服装下降1.2%。大类商品的出口量均保持增长:纱线、面料分别增长5.2%和7.9%,针梭织服装合计增长3.9%。要素成本的普遍上涨并没有传导到出口,大类商品的出口价格不升反降:纱线、面料分别下跌0.9%和6.4%,针梭织服装下跌5.4%。
全国重点省市上半年出口表现各异:广东和江苏保持较快增长,山东小幅增长,浙江、上海基本持平,福建降势明显。东部地区整体出口增长2%,超过平均增幅;中、西部分别下降3.15%和22.2%,中西部地区省份发展不平衡:“一带一路”重点省份新疆增长30.4%,增幅居全国前列,重庆、黑龙江、贵州等地则出现大幅度下降。
上半年,纺织品和服装分别进口83.6亿美元和31.5亿美元,分别增长3.2%和5.7%。
服装进口增长主要由数量带动,针梭织服装累计进口量增长11.3%,出口单价下跌6.5%。纺织品中,纱线、面料的进口量普遍下跌或实现小幅增长,进口价格则全部提升,纱线提升5.5%,面料提升11%。
6月,棉花进口量继续回落,当月仅进口7.2万吨,下降0.5%,年内首次出现下降。进口单价持续攀升,当月进口平均单价1943美元/吨,提升16.3%。上半年,棉花累计进口63.7万吨,增长47.8%,进口均价提升10.3%。
根据中国棉花协会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,6月份,储备棉投放进入第四个月,由于对储备棉资源性价比的认可及对年度末期可供资源紧张的预期,企业竞拍依旧积极,全月共成交41.4万吨,较5月增加0.3万吨。由于为传统纺织淡季,棉纱市场整体偏弱运行,纺织成品库存增加,企业经营效益下滑,对原料价格的承受能力趋弱,棉花现货价格稳中趋降,郑棉期货继续震荡下跌。中国棉花价格指数(CC Index 3128B)月末为15939元/吨,较上月底跌138元/吨。月均成交价16018元/吨,环比跌15元/吨,同比涨3324元/吨。
国际方面,受多种因素影响,期现货行情弱势震荡,跌幅大于国内,国内外棉花现货差价扩大。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 Index M月均为85.18美分/磅,环比下跌2.48美分,月末最后交易日为84.51美分/磅,较上月底跌2.43美分/磅,1%关税下折人民币为14794元/吨,低于同期中国棉花价格指数1145元/吨,较上月同期价差扩大288元。
当前纺织品服装
出口中存在的共性问题
在我会6月底召开的理事会上,会员企业普遍反映的主要问题有:
1.欧美市场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,客商下单比较谨慎。要与东南亚、南亚,以及非洲竞争,出口价格很难提升。
2.社保压力大,占成本支出的比重高,呼吁在政策方面对制造业有所倾斜,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。
3.“走出去”购汇面临外汇管制,影响企业海外布局。
4.招工难现象没有根本改善。
5.棉花进口配额管理方法与企业实际使用要求。之间的矛盾突出,高等级棉的需求缺口大,国产棉质量仍有待提高。
6.出口退税中存在管理手段僵化、退税函调时间超长的问题。
下半年纺织品服装
出口的发展趋势
1.全球经济仍在缓慢复苏,目前看暂时不会出现深度下探。世界银行预测,发达经济体2017年增长加快至1.9%,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加快至4.1%,全球贸易增长从2016年的2.5%回升至4%,经合组织近期公布的综合领先指标也预示着未来6-9个月OECD国家经济整体呈现稳定增长势头,国际市场回暖有利于我国出口。
2.国民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更趋明显。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,同比增长6.9%,其中一、二季度均增长6.9%;6月份,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51.7%,比上月上升0.5个百分点,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;6月,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.5,环比上升0.4,连续第8个月稳中向好;上半年,纺织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4.5%,服装服饰业增长6.8%;1-5月纺织业利润总额增长5.3%,服装服饰业增长9.4%。各指标均显示国内经济环境有助于外贸实现进一步增长。
3.我产品在传统市场中所占份额下降速度放缓,市场多元化潜力进一步释放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部分国家成为新的增长点。
4.大型企业已经建立起转型升级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意识,并在走出去、品牌建设、产品研发、质效提升等方面全方位取得了优异成绩。
1.下半年外贸运行中面临的不稳定、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,深层次的,结构性矛盾和困难仍将长期存在。
2.人民币于上半年又出现升值苗头,对出口不利。
总体看,下半年出口仍将以稳字当头,保持稳定发展。如无突发事件发生,实现小幅增长的可能性较大,全年出口将以增长收官。
▲(上排左一:上海东浩兰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纪...
热烈庆祝我司母公司正式入驻绿地集团成都跨贸港产业基地!...
12月8日下午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应勇,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...
各有关单位: 为贯彻落实《商务部 海关总署 税...
热烈祝贺东浩兰生集团位列2020中国企业500强第129位,2020中...